目前分類:轉貼文章 (8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黃疸是由於老舊紅血球分解後形成的黃色色素─膽紅素在血液中累積所造成的。老舊紅血球的分解是正常的,但所形成的膽紅素並不一定會造成黃疸,因為肝臟會代謝膽紅素並且將它排除。新生兒由於出生後幾天內代謝膽紅素的肝臟酵素仍不夠成熟,所以容易產生黃疸。並且新生兒比大人有更多的紅血球,因此隨時都會有較多的老舊紅血球被分解,尤其當寶寶是早產、難產、或是糖尿病母親的寶寶、或者紅血球分解較一般為多(如血型不合),則血液中膽紅素的量就可能比平常來得高。


二種型式的黃疸:

肝臟會改變膽紅素的分子形態,好讓這些物質被排出體外(改變形態的膽紅素稱之為結合型、直接反應型或水溶性膽紅素-此三個名詞是相同的)。但是,如果肝臟的功能不佳,例如在某些感染時,或者輸送膽紅素至腸道的膽小管被阻塞,那麼膽紅素便會累積在血中而造成黃疸。當此一情況發生,被改變形態的膽紅素就會出現在尿液中而使之變成棕色,這種棕色尿液是表示黃疸並不尋常的一個重要線索。由於結合型膽紅素累積造成的黃疸都是不正常的,且常常是很嚴重,必需立即加以詳細的檢查。此時,除了少數幾種極罕見的代謝疾病之外,母乳哺育不但可以而且應該持續進行。

文章標籤

佳霓的哺乳天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Elsevier醫學資訊站
2019年2月25日 ·
哺乳方式影響嬰兒腸道菌
過去認為母乳是無菌的,但目前已知母乳內含複雜的菌類,能幫助嬰兒建立腸道微生物相。

不過《Cell Host & Microbe》日前刊出的研究調查 393 名健康的哺乳媽媽,發現透過吸乳器擠出的母乳,含有較多「伺機性病原菌」,免疫力較低時可能引發尿路、血液或呼吸道感染,呼吸道感染更可能增加嬰兒未來氣喘的風險。

親餵母乳的嬰兒,口中微生物數量及多元性都較高,特別是雙歧桿菌 (Bifidobacterium) 較多,能幫助嬰兒消化並降低感染風險。

作者表示,腸道微生物相是嬰兒發展免疫系統的重要關鍵。親餵時可能從母親的乳頭上接收到「好菌」,反之吸乳器上有可能滋生環境中無所不在的病原菌。
新聞出處:Breast pumps used by mothers to feed their newborns can contain dangerous bacteria that cause ASTHMA《Daily Mail》
dailymail.co.uk/....../Breastfeeding-pumps......
研究刊登在《Cell Host & Microbe》
sciencedirect.com/....../pii/S193131281930049652609099_2368826293136458_3883219913887711232_n.jpg


佳霓的哺乳天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來上課,幫大家把重點整理
阿萍醫生的話要聽…
要更了解泌乳機制如何運轉
重點整理:
1 ,產後一小時肌膚接觸,最終讓寶寶含上乳房喝奶的意義,就在於幫寶寶打第一劑純天然多功能的預防針,這是懷孕時期,媽媽就準備好的。
2,乳汁生成第二期是從大量分泌乳汁開始,通常是寶寶出生之後。這個時期無關乎乳汁有否移出,只要荷爾蒙分泌正常,產後媽媽都會有脹奶、奶來了的感覺。
3,如果沒有將乳汁移出,與乳汁生成相關的荷爾蒙就會開始下降,於是乳汁製造細胞就不再製造乳汁,原先製造出來的乳汁也會隨著血液循環吸收,就退奶了。
4,要增加奶量,只要增加哺乳(或擠乳)的頻率就好。當乳房脹滿時,會有抑制分子抑制乳汁的製造與分泌。一旦乳汁移出,這個抑制因子減少,乳汁才會繼續製造與分泌。
facebook.com/mothernature.tw/posts/638519916491703

寫於2018/05/23粉絲團佳霓母奶碎碎唸


文章標籤

佳霓的哺乳天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文/陳鈺萍

餵母乳的媽媽們應該對於擠乳器都不陌生。在政府相關單位推廣母乳的當下,很多媽媽們都有意願嘗試餵母乳,但是能夠持續餵下去的人並不多。原因有很多,需慢慢克服,其中「擠乳器的介入」是問題之一。

我自己也遇到過這個問題,坐月子的那個月,有時候我的母親看到寶寶喝完奶之後還在哭,會懷疑他沒吃飽,而建議要不要把奶擠出來,看看還有多少?但我堅決不用。事實上,擠乳器的說明書上,也是建議不宜過早使用,因為會干擾泌乳的規律,所以我一直到要上班前一週,才開始使用擠乳器,準備上班時,小孩所需要的母奶。

診所的產婦回診時,我會問她們有沒有在餵母乳?有沒有遇到什麼問題?很多人的答案都是「奶量不夠」。再問她們為什麼覺得奶量不夠時,很多媽媽都說:「我擠出來才80C.C.,可是寶寶要喝到120C.C.呢!」所以用擠乳器的媽媽們一方面心裏開始懷疑自己的奶量不足,另一方面她們在出現80C.C.到120C.C.的差距時,開始用配方奶來代替。這兩個因素加在一起,奶量就會開始減少,弄得媽媽們又累又沮喪。

這樣結果又會出現寶寶開始習慣「瓶餵」,不直接吸吮乳房。或許有的媽媽覺得無所謂,可是帶寶寶出門就得像喝配方奶的寶寶一樣,帶奶瓶裝著自己擠出的奶,還得煩惱溫奶的熱水是否方便取得,ㄋㄟㄋㄟ(母乳)離開冰箱太久會不會壞掉?脹奶嚴重時,還得帶著擠乳器,以便把母奶擠出來。而「掀開衣服就餵」這麼簡單方便的事卻不為寶寶接受!同時,親自餵奶給寶寶喝的母嬰接觸的收穫絕對要比瓶餵多得多。

佳霓的哺乳天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把握產後72小時黃金哺乳期

嬰兒與母親 1月號 NO.411

文/青年診所院長 楊靖瑩
繪圖/伊萊莎

佳霓的哺乳天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新生兒喝水? 醫師不建議

▲新生兒喝母奶即可攝取足夠水分,不必額外再喝水。(記者劉曉欣攝)

記者劉曉欣/彰化報導

大人要多喝水,新生兒要不要喝水?不喝水會不會便秘?彰化基督教醫院二林分院小兒科醫師陳韻如表示,6個月以下的嬰兒不建議喝水,因為不論是喝母奶還是配方奶,都已含有水分,新生兒排便不順跟不喝水之間,兩者不需畫上等號。

喝母奶或配方奶 都已含有水分

彰化縣林姓少婦因為兩個月大的嬰兒連續3天未解便,只好帶去就醫,少婦的母親認為,小孫子排便不正常是因為女兒只讓寶寶喝配方奶,卻不讓嬰兒喝水的緣故,少婦的母親舉自己的育兒經驗為例,強調有喝水的嬰兒,天天大便都正常,也從來沒出現過便秘的情況。當新生兒哭鬧給水喝時,也能有效安撫情緒。

佳霓的哺乳天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解析寶寶吃手指的利與弊

老人家都說小寶寶的手指頭上是有蜜的,我家的寶寶果真就是這樣。小手吃得可起勁了,把他一只手拿下來另一只又塞進去了,還吸得嘖嘖作響,特別有滋有味。寶寶為何愛吃小手?這是個讓眾多爸爸媽媽們都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。讓他吃吧,一是擔心不衛生,二是擔心會對寶寶將來牙齒的發育有影響。可這個給寶寶帶來快樂的習慣,糾正起來還真是不容易。寶寶的『手指棒棒糖』需要戒掉嗎?怎麼戒?讓我們來聽聽專家是怎麼說的。

  據調查研究顯示,1歲6個月的寶寶中,有19.2%的寶寶有吃手的習慣;3歲寶寶中,有10%的寶寶仍愛吃手;而3歲6個月的寶寶中,保留吃手習慣的比例下降至7.8%。看來吃手的習慣在寶寶當中還真是個普遍現象。

  2歲以上的寶寶應當慢慢戒掉『手指棒棒糖』

  頻繁吃手易使寶寶留下齒型後遺癥

佳霓的哺乳天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囝仔人三把火 考驗媽咪衣Q

天氣轉熱,大人自己都穿短袖了,卻仍給異位性皮膚炎的小孩繼續穿長袖衣物,難怪小朋友的皮膚病會惡化。(林仲提供)
圖.文/林仲

佳霓的哺乳天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